当前时间:2018年05月28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一线之声
共沐阳光 快乐成长——海安高新区丹凤小学关爱流动学童纪实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17-09-27

海安高新区丹凤小学位于海安县县城北郊城乡接合部,现有7个教学班,275名学生,其中来自于贵州、安徽、河北、云南等省及盐城、淮安等和白甸、南莫本县外区镇的流动学童102人,超过学生总数的30%。随着海安县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和苏中物流枢纽中心的建设,以及县城北扩,外省市和本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越来越多,这几年呈增长之势。

由于外来务工人员来自于五湖四海,这些孩子因为学习基础、家庭教育、学习习惯等等,各种原因叠加,入学伊始,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都不能很好地随班就读,有的甚至于产生厌学情绪。

海安高新区丹凤小学的“共济文化”建设着眼于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每位学子,形成和衷共济、团结互助的校园文化,培养团结友善、互相帮助、乐于助人、充满爱心的精神,培育“仁爱共济”的良好品质,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得安心,过的舒心。

强化硬件建设 营造关爱氛围

为了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感受到学校的关爱氛围,丹凤小学将学校的硬件文化建设放在首位。

该校把教师会议室改造成“共育室”,用于学校与家庭牵手,共商子女教育大计;改造了“共聚厅”,主要用于学生烹饪,共尝海安以及外来务工孩子家乡特色的菜肴,品味各地的饮食文化,激发孩子们的爱乡情怀;在丹凤楼的走廊、楼梯过道和围墙上,设置了“共品廊”,主要展示外来务工人员家乡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呈现有关共济文化建设的名人名言,让学生课间驻足留恋;建立“共济台”,利用红领巾广播站,播放来自于学生身边有关“共济”方面的好人好事,弘扬正能量。

为了让孩子们身心能够得到健康成长与呵护,学校设立了心理健康辅导室、个体活动室、团体活动室,建立心理健康领导组,针对孩子们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加以辅导,让孩子们走出心理的阴霾,拥有阳光心态。小朱同学刚从外校转入时,由于环境不适, 加之与同学缺少沟通,有跳楼自杀的言行。丹凤小学老师在建立个性档案的基础上, 通过谈话交心、感情交流、心理疏导、文艺表演等活动,让其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心。现在,小朱同学积极参加文艺活动,登台表演相声等节目,成为一名阳光少年。

关爱无微不至 重视捐资助学

为不让外地孩子失学一天,丹凤小学在手续不全或未办的情况下,总是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及时入学,让他们感受到温暖,融入当地生活,受到人们的赞誉。小周同学患有先天性的脑瘫,行走不便,丹凤小学的师生6年如一日,不离不弃,从饮食起居上予以精心照顾,使他扬起学习生活的风帆。小周同学和丹凤小学的感人事迹,在南通电视台的《城市日历》节目中播出后,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大多数家庭条件困难,他们更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关爱。为了让这些孩子能够安心学习,学校专门成立了以少先队大队部牵头的关爱小组,每学期均组织师生对困难的孩子进行捐款捐物,让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体悟到学校的温暖。

每年的教师节,丹凤小学均举行教师捐赠文具、书包活动,孩子们领到崭新的书包、文具时绽开了欣喜笑容。每当有孩子缴纳伙食费困难时,学校就从有限的办公经费中挤出来用于资助这些孩子;当孩子生病,需要大量的花费时,学校总能慷慨解囊。2016年下半年,来自安徽的小王同学不幸罹患白血病,丹凤小学的师生得知情况后,纷纷伸出援手,先后捐款达6600元。

加强少年宫建设 开展各类特色活动

放学时间到了,有些家长忙于务工不能及时到校接送孩子,双休日也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为了让家长们安心工作,丹凤小学利用乡村少年宫,无偿承担起照顾孩子的义务。丹凤小学乡村少年宫以培育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己任,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了更好的照顾这些流动人员的子女,学校利用节假日和放学后的时间,正常开设了栽培、手工、棋类、声乐、文学、烹饪等十多个社团,聘请了校内外有特长、有经验的教师定时、定点对学生进行专题辅导,开展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既得到很好的照顾,又在活动中快乐着,成长着。

为更好的彰显共济文化,丹凤小学安排了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民俗运动、游戏综合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载歌载舞中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共同度过快乐的童年时光。通过社区实践活动,深入社区,包括养老院、外来务工人员租住地等场所,开展社区服务,让关爱之心延伸至校外,扎根于心田。开展家庭互访活动,邀请同学做客、互访,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互助共赢的和谐氛围,让爱心在学校、家庭、社区得到升华。聘请德高望重的社会热心人士,走上学校的道德讲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革命传统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与此同时,丹凤小学建立了《社区服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生主体性评价》《流动学生成长档案袋》《少年宫活动》《关爱流动学生、留守儿童》等制度,创设富有共济特色的制度文化。

海安高新区丹凤小学的共济文化建设紧密围绕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三个关键,建设学校精神文化,形成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浓郁文化氛围,让“共济”精神浸润师生心灵,润泽生命成长。

(张贵才、张国庆、刘静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