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2018年05月28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劳模风采
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赵继东:小创新创出上千万元经济效益
发布者:张正 发布时间: 2024-05-11

7日清晨,在110千伏吕四变1号主变本体油位异常检查处理现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启东市供电分公司五级职员赵继东正在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现场施工有序进行。

1994年,刚从上海交通大学电力自动化专业毕业的赵继东被安排到启东市首个220千伏变电站——汇龙变电站担任值班员。白天,他跟着技术主管看现场、做记录,晚上趴在办公桌上研究图纸,他还对图纸中不合理、不规范的内容提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均被采纳。这些年,他设计的变电站图纸累计3000多张。

2011年,赵继东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致力于通过技术革新与攻关,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搞创新,不能局限于高大上的重大技术突破,更多的是面向生产一线的小发明、小创造、小设计。”赵继东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先后完成30多个职工技术创新项目,创造了高达上千万元的经济效益。

“赵继东善于思考,喜欢探索,总能给我们提供新思路。”赵继东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朱迎阳说。此前,变电站内的停送电是人工操作,工作人员将操作步骤写在纸上,经技术主管审核无误后,由两人共同操作。此举虽能很大程度上避免误操作,但效率低下。为此,赵继东创新引入“机器代人”理念,通过设计程序,将之前多项复杂的人工操作变成智能化自动操作。4月8日,他带领团队率先完成了第一座110千伏合兴变电站设备“一键顺控”改造。改造后,变电站设备的操作仅需“一键”完成,耗时几分钟,效率提高了十多倍。

1月16日,位于启东市经济开发区的江苏海四达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智能生产基地成功送电。得益于赵继东劳模创新工作室提出的“通道共享”模式,企业外线接入工程提前半年,赶在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前竣工,保障了项目及时投产。“经多次勘察,我们发现位于西郊城区的南通永安纺织、江苏永银化纤有限公司共用的35千伏用户专线通道与海四达的外线通道路径吻合度达55%。”赵继东介绍,“从这两家企业历史用电数据看,专线容量的综合利用率仅30%,将剩余容量‘共享’给海四达,能省下不少建设费用。”以“共享”换工期、压成本,这样的尝试并无先例,赵继东带领团队多次复勘现场,优化接电方案,助力企业早接电、早投产。

“只要肯钻研,锤炼硬本领,就能在自身岗位上发现更广阔的天地。”正如赵继东所说,小创新也能有大作为。多年来,他带领的创新团队获得了37项国家专利授权,以及52个科技项目、群众性创新项目、QC成果奖项。近年来,赵继东个人先后获得“南通市劳动模范”等荣誉。刚刚,他又捧回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我将继续带领团队,围绕电网建设和优质服务开展职工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