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2018年05月28日
《江苏工人报》头版:“工会故事”,在乡村田野上演绎——南通市总工会干部“走帮服”剪影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17-08-01

近几个月里,南通市总工会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如皋市白蒲镇结成帮服对子的33名机关党员干部利用节假日往返于7家企业、1328户农户,帮助他们解决有关生产、生活方面的急事和难事,在乡村田野上演绎了一个个饱含温情的“工会故事”。

“顾妈妈”的老胃病

“七一”节后的一天,市总工会副调研员杨红卫再次来到白蒲镇文峰村顾连珍的家,开车带她去镇里的蒲西医院做胃病检查,并配了药。这也是他第4次陪老人看病。告别时,老人一连塞了4把红皮花生到杨红卫手中:“来、来、来,自家种的,这次你得多拿点,带给大家尝尝……”

顾连珍的儿子尤建华是位军人,2013年因公牺牲,被中央军委授予“排雷英雄”称号。今年2月28日,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葛玉琴在走访老人时,发现她打嗝不止。仔细了解后,才知道她是60年的“老胃病”了。

“不能让英雄母亲治不了病!”葛玉琴当即对在场的杨红卫表示,大家一定要出钱出力,帮老人把病治好。

回来后,葛玉琴就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商量起帮顾妈妈寻医问诊的事。经过四方打听,最后了解到蒲西医院有位专治胃病的老中医。

第二天,杨红卫就专程开车送顾连珍去蒲西医院看专家门诊。一个多月后,一直挂念老人病情的葛玉琴专程来到白蒲回访。一见面,病情有所好转的顾妈妈开心不已,说:“好多了,好多了,不嗳气了,不嗳气了……”

“老毛病一定要好好巩固。”虽然老人的病情有了改善,但葛玉琴仍不放心,叮嘱杨红卫为她再做个病情综合检查,配一些增强治疗效果的好药。

“七一”一过,杨红卫再次开车送老人去医院做了B超和免费体检。此时,尽管老人的病情明显转好,临别时,杨红卫还是把每种药的吃法和用量一一交代清楚,一再叮嘱她:有事就打电话,自己一定随后就到。

苏老伯的烦心事

“我是白蒲的……”7月份一个周六晚上的11点多,已经休息的南通市总工会办公室主任周正秋的电话突然想起,一接听才知道是上次走访过的朱家桥村的苏浩然老伯,一位退休老教师。

电话里,苏老伯给周正秋说了件烦心事:几年前,本村23组的颜某把自己的养猪场承包给了浙江人,因为环境污染问题,今年5月份被关停。这几天,颜某准备恢复养猪,苏老伯和附近居民们担心再过上臭气熏天的日子,便齐心抵制。

接听中,周正秋明显感受得到苏老伯的闹心和焦虑。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周正秋分别找村镇干部和群众走访了解,发现苏老伯反映的情况属实,便和村镇干部分别与颜某、苏老伯进行了沟通交流,约定:颜某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好手续,达到环保要求才能上马,否则将依法依规处理;苏老伯当“义务监督员”,发现颜某违规行为马上举报,镇村保证及时到场处理。至此,苏老伯的烦恼暂时得到了消解。

周正秋说:“这件事看似邻里矛盾,实质是农村产业转型带来的必然矛盾。”考虑到朱家桥村是养猪大村,必然会产生养猪带来的气味、猪粪等环境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苏老伯们”的烦恼就难以根除。于是,之后他又与村镇干部一起寻求长效治理之策,以实现养猪业的绿色、可持续的发展。

老杨的闹心事

龚亚乐是南通市总工会的法工干部。第一次去蒲东村,他便有了启发和灵感。

初次来到蒲东村村部,龚亚乐就看到了一个类似电话机的东西,上面只有红色和绿色两个按键。村干部小陈告诉他,那是村里用来调解纠纷的自动转接设备——“调解服务一键通”,只要摁下红色按键,电话就会自动转接到调解服务工作人员电话上,操作简单,非常便利群众。

回来后,那个“一键通”始终在龚亚乐眼前浮现。蒲东村许多村民亦工亦农,肯定会碰到不少劳动争议,如果在村部设个类似“一键通”功能的“劳动争议咨询”义务服务牌,岂不是非常管用?!于是,第二天,一块“劳动争议咨询”义务服务牌就在村委会竖了起来,并非常醒目地写有龚亚乐手机号码。

果不出所料,服务牌竖起后,服务诉求的电话就不断。而每次,龚亚乐都是有求必应,甚至是主动靠前作为。

杨建华是镇建筑站的退休职工,这两年因为工龄问题一直到镇政府讨要说法。6月的一天,村干部小陈见到龚亚乐就问:“老杨有没有给你打电话?”

“那不等他电话了,我们现在就去找他。”龚亚乐知道这事后,立马就拉上小陈一起去老杨家。

这天,老杨夫妇刚好在家。一见到龚亚乐后,杨建华就说他正想着要打电话问问自己的事。据老杨介绍,他年轻时在村里做过7年代课老师,后来想去当兵,由于体检没过关,就改行到镇建筑站工作,直至退休。前几年,他发现自己7年的代课教师没算工龄,去了几趟镇政府都没说法,心里始终抹不直。

听了杨建华的自述,龚亚乐当即给他讲解国家相关政策,并当场把其7年代课经历不算进工龄的原因百度给他看,从而彻底解开了他的心结。

(王君东)

(源自:江苏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