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团结全市职工为开启南通基本现代化新征程而努力奋斗
陆 玉 明
(2010年2月4日)
各位委员、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十届六次全会和省总十二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的要求,回顾总结2009年全市工会工作情况,研究确定2010年工会工作任务,团结全市职工为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而努力奋斗。
现在,我受市总常委会委托,向全委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09年主要工作回顾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挑战和严峻考验,全市各级工会在同级党委和上级工会的正确领导下,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强大动力,以团结动员职工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首要任务,以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工作重点,引导激励全市广大职工坚定必胜信心,奋起迎接挑战,有效发挥了工会组织在“扎实保增长、全面达小康”进程中的积极作用,为我市实现GDP2860亿元、财政收入480.1亿元,在全省江北率先以市为单位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凝聚职工力量,激发创造活力,在保增长促发展上有新作为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各级工会紧紧围绕保增长、促发展的目标,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职工建功立业的热情,为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贡献智慧和力量。
——加强教育引导,团结职工共克时艰。通过多种形式和载体,深入宣传党委政府保增长、促发展的政策措施。精心组织开展“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主题活动。大力推进劳模创新业、立新功“五大行动”,推广培育劳模创新工作室,与新闻媒体联合开展了建国60年来最有影响力的60位劳模事迹宣传,组织百名劳模向全市职工发出为实现“扎实保增长、全面达小康”目标建功立业的倡议。广泛开展庆祝建国60周年、建会60周年“鼓干劲,促发展”职工文化系列活动,不断深化“两创两争”,全面加强“职工书屋”建设,继续打造“濠滨夏夜”职工文化品牌。探索建立女职工心灵家园,深化发展“争创五一巾帼标兵岗、争当五一巾帼标兵”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女职工的创业热情。
——力推共约行动,促进劳资合作共赢。坚持把“共同约定行动”作为工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服务保增长、促发展工作大局的基本举措,统领工会各项工作、贯彻全年工作始终,在全市普遍建立了“党政重视、工会主导、三方联动、企业和职工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联合劳动关系三方起草了《关于深入开展“共同约定行动”的意见》,并由市两办转发。隆重召开“共同约定行动”推进大会,市委主要领导亲自动员部署。举办第二届20城市工会工作论坛,围绕“共同约定行动”专题进行深入交流研讨。通过建立项目分解机制、督查通报制度和开展征文活动等多种措施,不断将“共同约定行动”引向深入。目前,全市近万家企业签订了“共同约定责任书、承诺书”,有效增强了企业和职工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的信心和力量,促进了劳资双方的合作共赢。
——深化立功竞赛,动员职工建功立业。全面深化“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建设新南通”劳动竞赛,普遍开展“保增长、促发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命名表彰了80家市级工人先锋号。联合有关部门,深入开展十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劳动竞赛,精心举办十个工种的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市、县(市)区两级工会共组织技能比赛50场(工种),参加决赛的职工4000余人。与南通援建指挥部、绵竹市总工会联合开展了援建工程百日劳动竞赛。积极推动企业设立节能减排义务监督员。举行全市职工创新成果发布会暨创新创造学培训,评选表彰了百个“促发展、达小康”创新成果,在全市进一步掀起了万名职工大创业、十万职工大比武、百万职工大练兵的热潮。
二、完善维权机制,推动和谐发展,在保民生促稳定上有新业绩
各级工会坚持把维权和维稳工作有机统一起来,牢固把握和谐主线,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帮扶困难职工群体,努力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
——进一步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加强源头参与,通过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参加政策制订和价格听证会等手段,主动反映职工群众诉求,提出的将特困职工纳入政府城镇低保户粮油实物救助范围、居民生活用水每吨涨幅不超过0.4元和特困职工每月减免部分水费等意见建议得到政府部门的采纳。召开了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市总提出的加大劳动关系协调力度、提高劳模待遇、将优秀农民工和缴纳社会保险年份较长的农民工纳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等问题,得到政府领导的认同和重视,并下发了专题会议纪要。参加有关企业改制和群体性事件的协调处理,在积极推进改革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保障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
——进一步加大劳动关系协调力度。针对国际金融危机、敏感时间节点对劳动关系和职工队伍稳定产生的重大影响和巨大压力,高度重视防范抵御工作和劳动关系矛盾的调处与化解。制订企业经营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全面开展劳动争议纠纷和不稳定隐患的专项排查。健全并有效发挥工会劳动关系预警、工会与法院“诉调对接”、联合执法检查等机制的作用,依法及时的参与劳动争议调处,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保持了劳动关系和职工队伍的稳定。全市建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近9000个,设立劳动关系预警联系点100家,有专兼职劳动争议调解员 4.8万多名、信息直报员150余人,市、县两级工会全年接处职工来信、来电、来访5500多起。深入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全面深化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工业园区)活动,大力推进评估改进行动。创造性地开展以单次协商、动态协商为主要形式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继续打造“一函六书”品牌。积极推进女职工特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全市建立厂务公开制度的企事业单位2.4万余家,签订集体合同的企业2.3万余家,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企业2.2万余家。继续深化“安康杯”竞赛活动,在各类企业普遍推行“监控法”,提前完成“十一五”百万职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任务。开展首届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技能竞赛,精心组织“送安全、送知识、送清凉、送健康”高温慰问暨“关爱职工安全与健康”专家进企业特别行动,有效促进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
——进一步提高工会扶贫帮困实效。依托职工服务中心,积极开展全方位一站式帮扶。坚持将农民工纳入特困职工申报范围,在全省率先实行特困职工申报标准城乡一体化,努力扩大帮扶范围、提高救助标准。元旦春节期间,各级工会共筹集慰问款物1100余万元,慰问困难职工近1.7万户。坚持开展“献爱心一日捐”活动,继续深化“结对帮扶”、“金秋助学”、“母爱助学”、“关爱女职工健康行”系列活动,不断加强市爱心帮困基金会和困难职工帮扶专项资金的规范化管理。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就业形势的影响,大力开展“千万农民工援助行动”,设立市区困难职工自主创业扶持金,首批发放7.4万元。实施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阳光就业行动,在全省首家启动“家政服务培训工程”。通过选树“十佳创业示范基地”和“十佳创业带头人”,依托市工人业余大学开展农民工和困难就业人员免费培训,实行免费职业介绍等方式,积极帮助职工提高就业技能和实现就业再就业。
三、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整体水平,在抓基础促规范上有新成效
各级工会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机制,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全面加强和改进工会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规范基层建设,夯实工会组织基础。围绕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城镇中心区等重点区域,突出世界500强、劳务公司、出租车公司等重点企业,强力推进各类企业普遍建会。按照全总“双措并举、二次覆盖”的要求,有计划的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建设,全年新建县以下行业工会41家。拓宽灵活就业人员、劳务工入会渠道,探索建立会员会籍灵活接转机制。目前,全市建立独立基层工会1.2万多家,涵盖基层单位2.6万家,发展工会会员151万余人。开展“争创全市工会工作模范省级开发区”活动,与市工商联、市外企协会联合在非公企业中开展了第二届“双爱双评”活动的评选表彰。积极稳妥地推进基层工会主席直选和工会干部社会化、职业化选聘工作。全面推广县级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代表常任制,启动“合格区域性职工之家”建设试点工作,制定《南通市基层工会会务公开工作意见》,不断推进工会组织自身的民主化进程。
——突出教育培训,提升工会干部能力。坚持以“服务科学发展、服务职工群众”为实践载体,以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为重点,认真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通过开展专题调研、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开展交流谈心等多种形式,共征集意见建议三大类33条,深刻查找、分析、解决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提出并落实整改措施,不断增强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完善工会干部培训机制,实行分层分级负责,坚持定期考核通报,市总在市委党校举办了一期全市工会干部培训班,全年各级工会共举办工会干部培训班379期,培训4.3万余人次。
——坚持统筹兼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全面深化以绩效管理为重点的机关作风建设。健全工会调查研究制度,先后开展了城镇低收入职工家庭住房保障状况、外来农民工住房保障和参加社会保险情况等调查,得到党委政府和上级工会的认可。坚持工会干部联系一线职工制度,深入开展支援灾区厉行节约活动。加大经费收缴力度,积极推进基层工会独立建帐工作。加强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经审监督效能。稳妥推进工会直属事业单位改革改造,扎实推进工会信息化建设,工会对外交流工作进一步加强。
回顾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欣喜地看到: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各级工会准确定位、展现作为,充分发挥了群众工作的优势和特点,得到了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职工群众的肯定和信赖。工会信息、财务工作等多次受到了全总表彰,工会组建、民主管理等10多项工作受到了省级以上部门表彰,市总机关再次获得市级机关作风建设和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各类新闻媒体先后宣传报道南通工会工作740多篇次。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工会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工会作用发挥与工会组建速度相比尚不完全同步;工会工作方式与职工群众的期盼相比尚不完全合拍;工会干部队伍建设与新时期工会工作的要求相比尚有差距; 全市工会重点工作在有的地方落实不够有力;市总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分类指导不够到位等等。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10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0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决胜之年,也是我市由全面小康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起步之年。新的形势既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目标任务,深刻阐述了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思想,丰富发展了党的群众工作理论特别是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理论,对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提高履职能力,发挥工会组织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和国际经济环境,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刚刚闭幕的市委十届六次全会,向全市发出了开启基本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总动员,确定了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由全面小康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目标任务。这些都要求我们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在推动科学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促进社会和谐中准确定位,实现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
根据新形势和新要求,今年全市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按照市委十届六次全会和省总十二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的要求,以提高履职能力为重点,切实增强“改善民生、促进公平,服务中心、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能力;以加强组织建设为基础,不断健全组织网络、完善组织体制、激发基层活力;以深化作风建设为保证,努力建设“学习型、实干型、创新型、服务型”工会,团结全市职工为开启基本现代化的历史新征程而努力奋斗。
按照这一总体要求,今年全市各级工会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以提高履职能力为重点,争当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促进者
工会工作的对象是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力量源泉,工会组织的履职能力是党的群众工作能力的直接体现。各级工会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明确工作要求,突出工作重点,全面履行各项职能,进一步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职工利益的表达者和维护者的作用。
(一)推动共建共享,全面增强改善民生、促进公平的能力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越是困难时期,越要高度关注民生。各级工会要坚持以职工为本,努力推动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一步发挥工会组织服务职工、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积极作用。
要提高源头参与水平,在推动将优秀农民工和参保时间较长的外来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上有突破。各级工会要主动加强与人大、政府、政协及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针对工会工作的难点、职工群众关注的焦点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交换意见,达成共识,建立长效机制,取得实际效果。当前,要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政府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切实提高一线职工的工资收入水平,尤其是要推动政府将优秀农民工和参保时间较长的外来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一是要提高认识。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同时,市总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77%的外来农民工愿意落户南通市区,充分表明了外来农民工享受城镇住房保障的迫切愿望。各级工会要统一思想认识,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全会工作重点,实行上下联动,统筹协调推进。二是要把握机遇。去年以来,我们为推动解决优秀农民工和参保时间较长的外来农民工的住房保障问题做了大量工作,已经走在了全国全省的前列。各级工会要牢固把握当前经济形势逐步好转、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工会与房管部门形成共识、外来农民工迫切期望等有利契机,充分调动和发挥工会现有资源和手段,积极呼吁,深入宣传,营造推进氛围。三是要探索推进。要结合自身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先行开展试点,逐步推进落实。市总将与市房管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围绕“将优秀农民工和参保时间较长的外来农民工纳入经济适用房保障范围”等进行调查论证,提出具体实施意见,推动政府尽快转发相关政策文件,努力把这件好事落到实处。
要关注困难职工群体,在完善扶贫帮困长效机制上出成效。要全面加强职工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有条件的园区、开发区、产业(行业)、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企业普遍建立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站(点)。要坚持巩固提升,依法规范市爱心帮困基金会的各项工作,大力实施结对帮扶、金秋助学、大病救助、“母爱助学”系列活动。要不断深化送温暖工程,最大限度地把困难职工纳入工会帮扶救助体系。要突出抓好市政府将市区特困职工纳入城镇粮油实物救助范围政策的落实,确保市区特困职工按时领取粮油补贴。春节即将来临,各级工会要加大资金筹集力度,进一步增加资金投入,扩大慰问范围,切实把党和政府以及工会组织的温暖送到职工的心中。要突出以创业带动就业,健全完善困难下岗失业职工自主创业扶持金制度,继续联合选树“十佳创业示范基地”和“十佳创业带头人”,激励下岗失业人员以创业实现就业、以创业带动更多的人就业。要坚持以培训促进就业,重点推进“家政服务培训工程”,大力开展职工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以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效。
要深化工会劳动保护,在保障职工生命健康权益上下功夫。要健全完善群众性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强化以“群防、群控、群治”为主要特点的工会劳动保护机制建设。坚持以“安康杯”竞赛为主要载体,以推行“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为主要抓手,深入推广“1+3”安全监控体系建设。召开百万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表彰大会,与相关部门联合启动安全生产知识电视网络培训工程。要深化发展“关爱农民工”特别行动,突出班组安全建设,推动完善工会劳动保护三级网络,切实保障职工群众的生命健康权益。
(二)加强组织动员,全面增强服务中心、促进发展的能力
当前,南通正处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叠加的历史机遇期,正处在由全面达小康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正处在战胜国际金融危机、加快经济转型、实现更大跨越的紧要关头,保增长、促发展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这些都对工会组织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群众,提高服务中心、促进发展的能力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要坚持以劳动竞赛激励职工。围绕服务沿海开发、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企业节能减排等三个重点,继续深化“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建设新南通”主题竞赛,确保全市企业开展劳动竞赛面达85%以上。联合相关部门制定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实施细则,突出抓好崇启大桥、洋口港开发、海洋铁路等重点工程劳动竞赛。深入推进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全面实行挂牌创建公示制度,推动建立“注重过程创建、注重平时考核、注重职工评价”的创建机制。大力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探索建立首席员工制度,开展名师带高徒等技能帮带活动,进一步完善培训、练兵、比赛、晋级四位一体的职工技能素质提升机制。全面推进创新创造学知识培训,引导劳动竞赛由体力型、技能型向智力型转变。要坚持把劳动竞赛向节能减排领域拓展,组织职工广泛开展为节能减排作贡献活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发挥积极作用。
要坚持以科学理论教育职工。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职工。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职工正确对待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关系调整,自觉维护工人阶级队伍的团结统一和社会的安定团结。要巩固发展职工文化活动品牌,不断深化“两创两争”,深入开展庆祝“濠滨夏夜”30周年、“五一宣传月”、评选“五一新闻奖”系列活动。要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性读书自学活动,全面加强“职工书屋”建设,进一步选树示范点、完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职工书屋”的学习教育功能,组织动员职工争当“学习型、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大力实施职业女性素质提升计划,进一步办好女职工心灵家园。
要坚持以劳模精神引领职工。以2010年全国劳模评选工作为契机,通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评等方法,积极稳妥地推进劳模评选机制改革。要继续打造劳模品牌工程,全面深化劳模创新业、立新功“五大行动”,通过评选命名第二批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劳模技术服务等活动,全面放大劳模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效应。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加强与主流媒体的合作,开辟专栏,不断加大劳模宣传力度。要规范劳模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推动落实劳模待遇,真正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风尚。
(三)协调劳动关系,全面增强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能力
当前,我市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劳动关系矛盾趋于平稳,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但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部分职工的就业稳定性下降、工资收入与劳动付出比例失衡等,使劳动关系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各级工会要准确把握当前维权、维稳工作的阶段性特点,坚持把统筹社会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劳资矛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创造适应新时期特点的新制度、新格局和新办法。
要健全创建考核体系,巩固提升创建实效。要坚持“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原则,力争把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工业园区)活动纳入党政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努力构建社会化创建格局。坚持突出重点,注重过程创建,逐步健全完善预报、辅导、预审、抽检、申报、考评、公示和表彰的创建体系。建立定期回访督查制度,全面推广实行以“企业效益实现率、职工权益保障率、企业对职工满意率、职工对企业的信任率”为主要内容的“四率”年检制,继续推进评估改进行动,构建过程创建、动态创建、持续改善的创建新模式,努力达到增强企业整体实力、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的共赢目标。
要构建完善调解格局,营造和谐发展环境。要强化劳动关系矛盾预警预防、信息报送和应急调处等机制建设,全面构建协商调解、基层调解、裁前调解、诉前调解的工作格局,力争90%以上的大中型改制企业劳调会得到持续巩固和规范运作。要深入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探索建立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市总将召开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会议,制定出台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指导意见,重点解决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构建标准统一、人员落实、程序规范、责任明确的大调解格局。整合优化社会法律工作资源,继续完善工会与法院“诉调对接”机制,积极推动工会法律援助站向乡镇(街道)延伸。深化劳动法律监督工作,主动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开展执法检查。加强工会法律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健全完善三级信访接待网络,切实做到有访必接、有信必复、有诉必助、有情必报。
要创新集体协商机制,推进基层民主建设。要始终关注职工收入分配问题,充分发挥集体协商机制的灵活调整功能。总结推广“二元”工资协商和行业工资协商经验,进一步探索深化工资协商的新方向,激发工资协商的新活力,打造工资协商的新品牌。实施职业女性维权联动计划,全面推进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要推动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体系,健全区域职代会制度,稳步开展行业职代会建设,确保行业职代会与行业工会同步组建。着力推进外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力争世界500强外资企业建立民主管理制度面达90%以上。建立职工代表述职和职工代表巡查制度,继续推动落实“畅通四渠道、实行八公开”,进一步巩固提升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的规范化运作水平。
二、坚持以加强组织建设为基础,争当夯实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有力推进者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各级工会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高度,进一步探索完善务实有效的工会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群众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
要突出重点,分类推进。区域上,要重点抓好开发区、工业园区、村(社区)辖区内非公经济组织的工会组建;类型上,要在继续推进世界500强等外资企业工会组建的同时,积极推动商贸服务、物业管理、劳务公司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等新社会组织的工会组建;入会对象上,要高度重视农民工、劳务工入会工作,探索完善流动会员管理制度,推广建立流动会员管理中心。要继续深化“党工共建”和社会联动机制,健全完善组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工作通报制、考核奖励制,确保全市的工会组织数、会员数与区域经济、职工队伍发展水平相一致。
要规范运作,完善体制。一是要推进县以下行业工会联合会建设。坚持“因地制宜、适时推进”的原则,依据原有产业工会、依托行业行政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商会,全面推进县以下行业工会联合会建设。要正确处理地方工会和行业工会的关系,规范行业工会的组织领导体制。二是要加强城市产业(行业)工会建设。加强服务指导,市总增挂市产业工会办公室牌子,探索开展产业工会同时履行行业工会职能试点工作。在政府机构改革到位后,适时调整产业工会布局,创新产业工会组织形式。各产业工会要加强对基层工会特别是改制企业工会的指导服务,进一步推动完善产业工会工作的基础。三是要完善乡镇(街道)工会组织体制。贯彻全总“双措并举、二次覆盖”的要求,推动区域内块状经济规模较大、行业集聚明显的乡镇(街道)组建行业工会联合会,区域内企业工会超200家、职工人数超万人的乡镇(街道)、开发区组建总工会,区域内有三家以上企业的村(社区)组建村工会联合会或村联合基层工会。四是要规范基层企业工会运行机制。要围绕“组织建设规范、基础建设规范、工会主席产生规范、制度建设规范”的目标,推动建立顺畅有效的企业工会工作运行机制。要高度重视和加强改革改制企业的工会组织建设,坚决纠正在企业改革改制中撤销工会组织或合并工会工作机构问题。
要激发活力,发挥效能。一是要探索完善基层工会民主化建设机制。全面加强以会员代表大会制度、工会主席直选制度、“双评”工作制度、会务公开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工会民主化建设体系,用三年时间在全市普遍推行基层工会会务公开工作。要深化发展县级工会和乡镇(街道)工会会员代表常任制,健全完善代表议事制度、调研制度、评议制度和代表联系制度。全面深化创建省工会工作模范乡镇(街道)和市工会工作模范开发区活动,各县(市)区工会要加大指导力度,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工作内容,务求取得实效。二是要探索完善基层工会干部产生机制。要全面落实《企业工会主席产生办法(试行)》,稳步推进基层工会主席直选工作,督促规范基层工会主席产生程序。大力推进联合基层工会和行业工会联合会主席社会公开招聘工作,探索实行推荐选举和委派任职制。要加大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力度,逐步建立适应科学发展要求和干部成长需要的工会干部教育培训机制。要加强工会干部协管力度,进一步推动完善县(市)区工会主席高配机制,不断落实乡镇和基层工会干部待遇。三是要探索完善工会工作的物质保障机制。工会经费是保证工会工作活力的重要前提。各级工会要以实施新《工会会计制度》为契机,在抓好经费上缴工作的同时,督促基层工会独立建账,逐步解决基层工会经费到位的问题。要完善工会干部保障机制,推动市、县(市)区两级工会全面建立企业工会主席权益保障金制度。要进一步加强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切实发挥好工会经费的最大效能。
三、坚持以深化作风建设为保证,争当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自觉实践者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四个方面要求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各级工会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紧密结合工会工作实际,主动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大力推进 “学习型、实干型、创新型、服务型”工会建设,努力在提高工会工作效能、密切工会与职工群众的联系上下功夫。
(一)要努力建设“学习型”工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的战略部署。各级工会要把推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首要任务,全面开展“学习型”工会建设,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要端正学习态度,坚决摒弃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模糊认识,充分认识到仅仅满足于经验,用传统观念和方法来对待问题,已经难以适应工会工作的实际需要,从而牢固树立强烈的学习愿望、前瞻性的学习意识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要完善学习制度,切实把已有的学习制度落到实处,在健全中心组学习制度、干部培训制度、学习日制度的同时,探索完善学习成果交流机制,定期评比表彰奖励,全面激发学习热情。要提高学习效果,坚决克服形式主义、走过场现象,努力实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用有所成。坚持学习调研相结合,建立调研成果评选发布机制,进一步加大联系实际、深入调研的力度。
(二)要努力建设“实干型”工会。各级工会要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奋发有为的使命感,进一步探索服务中心大局的新方法,开辟维护职工权益的新途径,实现工会工作水平的新提升。要增强责任意识,坚持以干好本职工作为己任,以争创一流业绩为目标,用强烈的责任意识和高度的敬业精神来开展工作,真正做到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要树立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增强工作的计划性、超前性和时效性,确保遇到情况能够反应敏捷、妥善处理。要完善考核机制,坚持把作风建设考核同评先创优相结合、量化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日常监督与年度考评相结合。探索建立限时办结制度,坚持所有工作都对位盯人,专人负责,内容明确,完结迅速。建立严格的申报审批制度,大力精简会议、活动、文件、评比、表彰,杜绝形式主义、表面文章、形象工程、“上热下冷”的现象。今年,市总召开会议、举办培训、开展评比表彰必须事先申报、严格扎口、统一管理,并提交主席室讨论同意后实施。要提高工作实效,善于抓住党政所需、社会所求、职工所盼、工会所能的事情,寻求最佳的工作结合点,探索合适的工作路数,努力做到事半功倍。要分清轻重缓急,突出重点,注重效能,不能忙忙碌碌、辛辛苦苦,却不出成绩、劳而无功。
(三)要努力建设“创新型”工会。当前,工会工作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有实践探索的过程,但关键取决于我们的创新能力。各级工会要增强创新意识,牢固确立“创新就是发展、创新就是责任、创新就是成绩”的理念,在原有的成绩面前,不拘泥于原有的思路,不满足于小范围的领先比较。要主动超越自我,站在新起点上,攻别人破不了的难题,创一流的特色品牌。要提高创新水平,通过参观考察、开展交流等各种形式,不断开拓创新思维,挖掘创新资源,着力提高学习先进经验后的突破能力、调查研究后的创造能力、工作实践后的总结能力。要营造创新氛围,健全完善鼓励和推动创新的支持保障机制、考核评价机制、表彰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创新热情,调动创新激情,营造创新氛围,实现新的创新和突破。
(四)要努力建设“服务型”工会。工会组织是职工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必须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以高质量的服务来推动工会工作水平的提高。要提高服务中心大局的水平。各级工会要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根本任务,始终把工会工作放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部署,不断强化服务发展的意识,拓宽服务发展的视野,探索服务发展的思路,搭建服务发展的平台,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共谋改革发展大计。要提高服务职工群众的水平。各级工会干部要始终当好职工群众的代言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把职工群众认可不认可、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工会工作的唯一标准,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健全完善联系基层机制,大力推广工会机关干部联系企业和一线职工制度,通过广交职工朋友,经常与职工群众交流沟通,真正了解职工群众的真实想法,始终站在职工群众的立场去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要提高服务基层工会的水平。当前,随着所有制形式和产业、行业发展的日益多元化,基层工会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也逐步多样化。各级工会要加强分类指导,根据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工作要求,避免基层工会工作出现一刀切、一个样的模式化现象。
各位委员、同志们,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事业任重道远。让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高昂的精神状态、科学的工作方法、出色的工作能力,牢记使命、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克难奋进,团结带领全市广大职工群众为开启基本现代化的历史新征程而努力奋斗!